少年们,南宫28高端局后劲不足,雷霆夺冠仍需磨砺

在寒冷刺骨的冬夜,亚历山大站在加时赛的三分线外,手中篮球犹如烫手的山芋。他抬头看了一眼计时器,四秒,起跳、出手——篮球划出一道急促的弧线,却不幸砸筐而出,最终比分定格在131-128,这支西部第一的雷霆队被森林狼逆转25分,创下了惊人的历史。更让人揪心的是,他们本赛季已第九次负于西部前九球队,这意味着他们在强强对话中的胜率骤降至59%。相比之下,面对弱队时的胜率高达81%,这支年轻的争冠球队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就如同面对考试总是在附加题上失误的“偏科生”。

少年们,南宫28高端局后劲不足,雷霆夺冠仍需磨砺

老话说“拳怕少壮”,但这支联盟最年轻的球队似乎还未掌握怎样将青春的激情转化为实战的胜利。尽管亚历山大的个人数据极为耀眼,39分10篮板8助攻,但加时赛中仅得3分,并屡屡失手的表现,仿佛是武侠小说中内力不足的少年天才。当森林狼在比赛最后4分钟内疯狂轰下16-0的攻击波时,雷霆全队仿佛被束缚住了手脚,杰伦·威廉姆斯的突破如同慢动作回放,连最稳的霍姆格伦因轮休留下的内线漏洞,也被对手的里德和沃克联手攻破,轻松争下43分。

相较之下,森林狼虽有爱德华兹在前三节的“铁匠”表现被教练按在板凳上,但全队六人得分上双的团队表现,彻底将个人主义粉碎。这并非偶然,这份惨痛的教训在雷霆的“高端局病历”中早有记载——被独行侠三杀时防不住东契奇、华盛顿,碰到掘金的约基奇更是末节化身定海神针,而勇士的传切体系则让这群年轻人的朝气无处发泄。尽管他们在面对弱旅时能轻松取胜,但在强敌面前,反而成为了自身年纪不大的软肋。

比赛还剩3分41秒时,雷霆领先16分,但球员们的表现却如同灌了铅般缓慢,亚历山大持球过半场都要喘气,杰伦·威廉姆斯的突破更显得力不从心。此时,森林狼的替补后卫沃克和香农凭借年轻的体力疯狂折返,竟将雷霆防线冲得支离破碎。这种体能崩溃并非首次,在背靠背对决森林狼的第二场时,雷霆整支队伍凌晨两点半才落地俄城,而对手的包机却早到七分钟。

当老将们懂得如何合理分配体力时,雷霆的年轻球员们仍在努力追赶“开局猛如虎, 末节原地杵”的节奏。相比之下,勇士的库里36岁依旧在第四节大放异彩,全因为他十几年的“省力模式”。霍姆格伦的轮休不该成为借口,但面对森林狼在缺少戈贝尔的情况下依然能抢下54个篮板,雷霆的内线储备显得过于薄弱,华莱士因拼到六犯“毕业”,替补席上竟然找不到第二个能够护框的内线。

值得注意的是,雷霆在关键时刻的战术执行显得单一,尽管亚历山大本赛季有34次30+的惊艳表现,但在关键局中,最后五分钟的真实命中率却急剧下滑。没有约基奇的手递手配合,没有库里的无球牵制,雷霆的生死时刻总是陷入“亚历山大单打→包夹→失误”的循环中。当年轻球员们在更衣室气喘吁吁之时,恐怖的回忆浮现:2012年那支闯入总决赛的雷霆三少。当年杜兰特在关键时刻也爱强投,威少也未能控好失误,而哈登则偶尔做替补。时光荏苒,他们经过多年的磨砺,终于修炼成了MVP级别的杀器。

为了突破当前的桎梏,雷霆需要提高自身的战术灵活性:借鉴森林狼的“爱德华兹第四节DNP”策略,常规时间多实践杰威和华莱士的关键球处理,而不是将一切寄托在亚历山大身上;学习勇士的追梦和湖人的詹姆斯,以便在季后赛有更成熟的老将压阵;借助今夏休赛期,引入类似里德这样的机动型内线,让霍姆格伦不再孤军作战。

冠军从来不是速成品。在昨晚比赛最后时刻,爱德华兹用一记骇人的大帽完成救赎,这个状元郎眼中的不甘,恰恰照映出几年前亚历山大在季后赛被横扫后的心情。青春最动人的部分,不正是那一份“差一点”的遗憾吗?雷霆的球迷不妨多加耐心,优质的汤品需要文火慢炖。这群年轻人的天赋已经沸腾,现在所缺的只是一撮名为经验的调料和一把叫沉稳的柴火。待到明年再次角逐,谁又敢说这群“差一点”的少年,不能将“几乎”化为“果然”呢?